内地征新税或迫港商搬厂

阅读: 次 更新时间:2015-08-24

  内地近年对加工贸易限制渐多,特别是去年12月推出新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增加了142个商品税号,钢材占了78个,有关产品进口要缴付12%关税及13%至17%增值税。香港中华厂商会指出,此举旨在令厂家转用国产钢材,但部分国产钢材质量不及外国,且采用那类材料的“话事权”掌握在客户手上,厂家无力左右,故希望中央将有关税号剔出目录,否则会迫使厂家爆发“搬家潮”,将不利国家经济发展。
  客户对选材要求严
  香港中华厂商会常务会董邓焘表示,若国产钢材与进口钢材质量相若,厂家绝对乐意选用国货,但事实是部分国货质量不及进口,迫使厂家只好选用进口货。他强调,客户往往对产品的选材有严格要求,厂家只能按指示行事,否则随时生意不保。
  该会副会长徐炳光表示,料中央将这些钢材纳入禁止类目录,是希望厂家转用国产钢材,以解决内地钢材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加工企业所用的钢材只占内地总产能1-2%,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令加工企业陷入困境。他说,进口钢材要支付12%关税及13%至17%增值税,只会削弱加工厂的竞争力,最终迫使更多厂家到东南亚设新厂,若“搬家潮”成风,将不利内地经济发展,故期望有关部委能从善如流。
  有本港业界人士亦坦言,港商并非不想转用国产钢材,但实情是医疗及汽车等行业对钢材要求十分严谨,对钢材都要经过坚硬度、可靠性等反复测试,且要求产品废品率非常低,故对供应商的设备和工艺要求极高。以汽车螺丝钉为例,汽车公司对螺丝钉的要求极严,测试和认证至少需要2、3年。因此,要客户转用国货,必须给与足够的时间,不能勉强对方转用国货,否则只会流失订单。他说,当国产钢材做到质量与外国相若,且价格具竞争力之时,相信将有愈来愈多客户愿意转用国货,但这一切都要由市场主导,采取行政措施只会出现反效果。
  商务部官员曾调研
  除了钢材外,早前当局亦将制造皮草的“生皮”纳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主要是针对环保和减少企业走私的情况,该会指出,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是将那些遵纪守法的优良企业与违法犯罪的走私企业同等对待,削弱了守法企业的生存空间。至于减少污染,理应从出台合情合理的环保条例入手,配合严厉执法来减少排放,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面对当前困局,厂商会会长李秀恒透露,近期商务部官员进行调研,该会亦尽力反映港商的诉求,虽然未知结果如何,但相信中央会考虑港商的意见。
对于近年内地不断增加对加工贸易限制,李秀恒强调,加工贸易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逊于国家大力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而加工贸易作为国家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一环,不应当受到歧视和抵制。他希望,中央相关部委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加工贸易作科学务实深入广泛的调研,以确定加工贸易是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并应维持对加工贸易的政策稳定,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上一篇:7月新签国外服务外包合同呈现回暖态势

下一篇:两岸将签租税协议

精彩图文专题

最新资讯新闻